樂山協鑫(一期)年產10萬噸顆粒硅項目建設現場。
“相序核對正確!”“合閘!”4月9日下午,一串口令之中,位于樂山市五通橋區“中國綠色硅谷”核心區的110千伏協鑫臨時變電站正式投運,“行走新巴蜀”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記者見證了變電站投運全過程。
這是2022年樂山“中國綠色硅谷”首個正式投運的變電站。有了電力保障,樂山協鑫(一期)年產10萬噸顆粒硅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。春陽下,廠區內數千名工人正加緊進行土建、鋼結構、電氣儀表、設備安裝等施工作業。
工地一處高層裝置前,“封頂大吉”的巨型橫幅格外搶眼。“這個裝置提前23天封頂。”協鑫項目副總指揮付治棟介紹,現在已有40個單體裝置結構完成封頂,預計一期項目將于今年二季度投產、年底全部竣工達產。據介紹,保利協鑫能源在樂山生產的FBR顆粒硅,作為下一代硅基材料,其綜合電耗將降低70%以上。“我們不僅要布局產業前沿,更要根植綠色發展理念。”五通橋新型工業基地管委會主任鐘志山說。
向南行不到800米,一排銀白色精餾塔映入眼簾。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羅周介紹,這是去年11月投產的永祥新能源二期5.1萬噸高純晶硅項目。綠色,在廠區隨處可見。以一片淺丘草坪為界,坡上是辦公區,坡下為生產廠區。沒有噪音,沒有異味,若不是翻過淺丘后眼前出現的廠房和管廊,很難讓人相信自己正身處工廠。“‘綠色廠區’不僅是‘面子’更是‘里子’,能讓企業真正受益。”在一個冷氫化裝置下,羅周指著身后的管線說,用冷氫化技術,工廠已實現多晶硅制備物料的閉路循環。
登上位于廠區中央的觀景臺,向西望去,已建成的永祥新能源一、二期項目正在加緊生產,“預計2022年晶硅產能將超過11萬噸。”羅周說。項目周圍10公里范圍內,晶科、協鑫、京運通等晶硅光伏巨頭項目毗鄰而建。
“全球排名前十的光伏企業已有5家通過直接或參股方式落戶。”鐘志山介紹,五通橋現已形成11.3萬噸高純晶硅、34GW單晶拉棒切方、10GW硅片生產能力,高純晶硅產能居全球第一方陣,年內晶硅光伏產業產值將突破500億元。
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作出決定,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。樂山明確提出,實施晶硅光伏產業“頭號工程”,追“光”逐“鏈”。向下游延伸的關鍵一步,便是突破新能源儲能技術瓶頸。
一周前,樂山高新區新能源產業園建設啟動。園區將重點發展儲能電池、動力電池及其關鍵材料。未來,樂山將在五通橋區、樂山高新區、犍為縣統籌布局晶硅光伏產業鏈。“一個面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‘大硅谷’正在成型。”樂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張翼說。